第四届外加剂及应用技术论坛召开
 
 
      2017年11月12日,第四届外加剂及应用技术论坛在天津召开,这是2017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大会分论坛之一。论坛由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主办,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外加剂应用技术分会承办。
CCPA外加剂应用技术分会副秘书长郭群主持论坛,首先举行了“武汉三源杯”第三届全国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大赛颁奖仪式。在今天论坛上,为大赛一等奖获奖单位颁发了奖牌和奖金,为二三等奖和其他奖项获奖单位颁发奖牌。
随后论坛进入报告环节,论坛邀请到多位专家就外加剂及应用技术展开探讨,国家建筑材料工业房建材料及结构安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张利俊教授级高工介绍外加剂和掺合料对水泥水化放热规律的影响。
       张利俊分析,升温过程:混凝土刚浇筑后的早期,水泥水化放热速率很快,远高于混凝土与大气之间的散热速率。因此,混凝土中心温度急剧升高,当水泥放热速率和混凝土与大气之间的散热速率相同时,混凝土的中心温度不再升高,达到了最高值;降温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混凝土中剩余的未完全水化的水泥颗粒越来越少,水泥水化速率开始减慢,且逐步小于混凝土与大气之间的散热速率,混凝土开始降温。 因此,控制水泥的水化速率是控制混凝土中心最高温度并降低混凝土里表温差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张利俊总结,粉煤灰等掺合料能够降低胶凝材料体系放热峰值 ,但不推迟峰值出现时间; 缓凝剂不仅能够降低胶凝材料体系的放热峰值, 而且推迟峰值出现时间;   混凝土外加剂在混凝土水化热放热规律调控方面起着显著的作用;粉煤灰+缓凝剂“双掺”是控制胶凝材料水化放热速率的最佳方法之一。
       鑫统领建材集团总工程师张大康教授级高工分析聚羧酸减水剂应用的若干技术问题。张大康详细地分析了减水剂用量偏高、混凝土坍落度损失、混凝土延迟泌水、异常凝结水泥减水剂的调整等相关技术问题。张大康认为,正确认识问题的本质,会使得我们解决问题时不至于迷失方向;解决混凝土工作性的问题,减水剂是一个重要因素。需要了解问题的原因和减水剂的特性;解决同一个问题有不同方案,需要确定哪一个是最有效方案。
       中国矿业大学王栋民教授分享了新一代混凝土外加剂NANO-C-S-H/ PCE的早强机理、制备、性能及应用。近些年来,纳米颗粒作为加速水泥水化,提高水泥早期强度的外加剂成为了水泥外加剂领域的研究重点,纳米粒子具有与C-S-H相同的尺度大小、高比表面、高反应性、可以与水泥化产物发生反应的特性。
在水泥浆体中加入纳米SiO  2或TiO2颗粒后,由于纳米粒子具有较大的反应性表面,所有可以作为水泥水化的成核位点,从而在纳米粒子表面上生成C-S-H凝胶。有些纳米粒子还可以与水泥浆体中的某些组分发生反应,例如纳米SiO2颗粒可以和Ca(OH)2发生火山灰反应形成C-S-H凝胶。
       水化硅酸钙(C-S-H)是由水泥中的硅酸三钙和硅酸二钙水化生成的一种无定形物质,是硅酸盐水泥最主要的水化产物,约占水泥水化产物总质量的70%。  
纳米C-S-H颗粒加入到水泥中,可以加速水泥水化速率,并通过诱导成核来增加水化产物的量,从而提高水泥的早期强度。  
       西安同城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杨国武高级工程师介绍聚羧酸减水剂母液合成研究的最新进展。他分别介绍了什么是聚羧酸减水剂、聚羧酸减水剂的原料、聚羧酸减水剂的工艺、聚羧酸减水剂的设备。聚羧酸减水剂的功能还会增多,聚羧酸减水剂的种类还会增加这是聚羧酸减水剂的分子可设计决定的,也是聚羧酸减水剂活力不衰的本质原因,任何研发人员都要重视实验,不停的实验才能保证跟得上行业的技术进步,减水剂研发不落后的底线已经不是做出一种或几种产品,而是能不能率先发现新功能、新原料、新工艺,这些最终都取决于你的思维模式。
       下午,论坛组织了《混凝土外加剂企业生产流通条件基本要求》商务部标准第一次工作会和《植生混凝土》《透水混凝土》建材行业标准编制研讨会。